于成绩七分淡然,对研究十分较真。科研路上,寻一场兴趣与理想的双向奔赴。大学四年期间,他潜心研究,励志笃行。
本期毕业说,带你走近毕业生王恺迪充实又明确的大学生活。
人物档案
王恺迪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经管学院
2018级经济学专业应用经济学方向
斩获offers
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与管理硕士(将入读)
杜克大学经济学硕士
密歇根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
乔治城大学经济学硕士
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
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化经济学硕士
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
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
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
01
与量化成绩和解:
让学习回归学习本身
“不必太过拘泥于一些量化的成绩,比如绩点,比如标化考试。”王恺迪坦言,当学习的内容为兴趣所在,满意的绩点也不过是乐在其中的数字体现。王恺迪很享受通识课的学习,“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零点几的分数,放弃一次领略教授思想的机会。”一门通识课能带来的从不只是一个绩点,而是一次次打开思想,与有趣的灵魂和思想深入交流后碰撞出难能可贵的火花。
除绩点之外,王恺迪也提及了自己对标化成绩的理解。不同于部分人为标化高分不断刷分的执着,他认为标化考试只是一个评判及格与否的门槛,譬如GRE考试的成绩,不论是320分,还是330分,都足以迈过及格的门槛。而一个相对的标化高分,实质上并不会成为申请的跳板。王恺迪拿自己所申请的研究方向举例,“研究方向的院校并不会特别关注你的标化成绩,320这样一个分数便够用了,招生老师真正侧重的,是你的论文、你的经历是否与研究相符,以及你是否有足够的研究意愿,而这些东西是量化的成绩无法去衡量的。”
02
硕士院校与项目的选择:
一场兴趣与理想的双向奔赴
硕士期间,王恺迪入读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与管理专业研究型硕士,并在环境、能源与资源经济学方向深耕。他的选择里,既蕴藏着经世济民的理想,也是试错后对于兴趣的坚定。王恺迪也曾尝试过在业界实习,但当时的工作经历让他确信自己并不适合去业界工作,而时间安排和任务导向都更加自由的研究生活让王恺迪更为向往。与此同时,王恺迪对自己的性格也有十分准确的认知,做事的实干勤恳与对多线程生活的不适应,让他认识到不论是出于性格抑或是兴趣,他都更适于从事研究。
之所以选择选择康奈尔大学,既是出于项目费用的考虑,也因该学校所设专业与研究需求完美契合。王恺迪说,不同于部分坐落于繁华地带的院校,康奈尔大学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,离纽约足有5个小时的车程,王恺迪笑称其为“康村”。但也正是这份地理位置的僻远吸引了王恺迪,他认为这为研究提供了一个安静的环境,客观上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扰。
03
内向型人格的生存法则:
在每一次“硬着头皮上”中实现最优
成绩优异、科研经历丰富,王恺迪的简历让很多人都羡艳不已,但当被问及大学生活的感悟时,他并没有聚焦成绩的光鲜,而是很谦逊地指出了自己的不足。
“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,不太会做课堂报告,也不太擅长和教授沟通,每次上完课基本拎包就走了”。王恺迪也曾为自己性格偏内向而受限,但是经过无数次的“硬着头皮去做”的尝试,事情也通常会收获一个不错的结局。
学校的整体环境会让人主动或被动地变得更加外向,把握好每一次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的机会,性格也在潜移默化地转变。“性格的内向或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无须被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这种观念所桎梏,环境可以逐渐将人从内向变得外向,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自己融入环境本身。”